沿江人民检察院 以检察新闻宣传“软实力” 助力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
时间:2023-11-02
来源:政治部
录入:杨子叶
审核:吴相君
【字体:大 中 小】

今年以来,沿江人民检察院紧紧围绕检察工作新要求、新方向、新理念,不断在检察新闻宣传工作中探索新路径、新方式、新思路,坚持紧跟时代主旋律,坚持新闻宣传与检察业务有机融合,真正实现了以检察新闻宣传工作提质增效促进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。
一、探索“检察+直播”为民新阵地
该院主动将检察新闻宣传工作融入党和国家工作大局,围绕检察工作重点、区域特色亮点、民生关注热点,在工作一线深度挖掘素材,全面展现新时代检察风采;围绕“四大检察”主责主业,加大在主流媒体宣传力度,让人民群众及时了解新时代检察工作,全面展示新征程检察工作业绩。
组建“颜小江”融媒体团队,策划进社区、进广场直播普法2次6个小时,观看人数最高峰达到7851人。让群众沉浸式参与体验,了解检察职能、掌握法律知识,增强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、主动性,优化办事依法、遇事找法、解决问题用法、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。
在首个“全国生态日”来临前,该院干警深入辖区鸳鸯峰景区开展抖音直播活动。检察干警详细介绍林区检察机关概况、五年来办理的生态环境资源类案件情况和“森工企业林长+检察长”经验做法,并围绕“过度放牧的危害”“低碳生活的方式”等内容与在线观众问答互动,号召网友们参与到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中,取得良好互动效果。
二、打造“你问+我答”普法新思路
该院把加强新闻宣传的组织策划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,立足群众视角,聚焦百姓的关注和期待,精心策划,针对涉众型经济犯罪、未成年人犯罪、民法典普法等领域人民群众关心、社会关注度高的问题,以微博、抖音等新媒体平台的评论区、粉丝群作为了解群众声音的媒介,结合网友普遍关心的法律问题打造“你问+我答”普法新模式,持续推出有温度、有深度、接地气的法治作品30余部,累计播放量达100万+,10余部检察产品被央视一套、今日说法、法治日报等主流平台采用推广。
基于网友反应的频繁接到骚扰电话、纳闷信息泄露的疑惑,快速响应制作动漫普法短片《不做“透明人”!几招交你防范个人信息泄露》,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,结合生活中易发频发的疏忽泄露事例,传导高效实用的办法守护个人隐私安全。基于网友热议的高额彩礼现象,从《民法典》视角分析解读买卖婚姻与借婚姻索取财物的异同,引导网民抵制高额彩礼为爱减负,推进移风易俗树时代新风。
三、坚持“线上+线下”走好群众路线
该院始终积极顺应人民群众新需要新期待,忠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责,为人民群众、为社会和时代提供更好、更优的法治产品和检察产品,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。
坚持走好“线上”群众路线,用好信息化优势问政于民、问需于民、问计于民、服务于民。电视剧《梦中的那片海》热播,该院充分挖掘剧中涉法内容,进行趣味普法,发布微博汇总与剧中情节相关的5个法律知识。检察官出镜释法并发起法律小知识投票。创新新时代全民普法的群众路线,引导网民边追剧边学法,该系列作品阅读量达390万+,互动量13.3万+,被微博、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联合授予“2023年第二季度·优秀基层优秀案例”。
坚持走好“线下”群众路线,多到群众中实地调研,多到一线检查督导,真正把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。今年以来,深入企业发放检企联系卡、法律书籍等50余份,召开检企对话会4次,打造“一毫米检察助企团”。解读优化营商环境政策、普及法律知识、输出检察产品,运用微信交流群第一时间推送给企业法人和重点岗位人员。协助企业查找风险隐患,堵塞管理漏洞,帮助新建完善制度6个。 四、创建“宣传+教育培训”一体化新模式
该院克服惯性思维,趟从未涉足过的“无人区”,打破“独角戏”、奏响“大合唱”,一体化、全链条、全覆盖推进宣传教育培训工作。该院主动将检察新闻宣传工作融入党和国家工作大局,围绕检察工作重点、区域特色亮点、民生关注热点,在工作一线深度挖掘素材,全面展现新时代检察风采;围绕“四大检察”主责主业,加大在主流媒体宣传力度,让人民群众及时了解新时代检察工作,全面展示新征程检察工作业绩。
组建“颜小江”融媒体团队,策划进社区、进广场直播普法2次6个小时,观看人数最高峰达到7851人。让群众沉浸式参与体验,了解检察职能、掌握法律知识,增强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、主动性,优化办事依法、遇事找法、解决问题用法、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。
在首个“全国生态日”来临前,该院干警深入辖区鸳鸯峰景区开展抖音直播活动。检察干警详细介绍林区检察机关概况、五年来办理的生态环境资源类案件情况和“森工企业林长+检察长”经验做法,并围绕“过度放牧的危害”“低碳生活的方式”等内容与在线观众问答互动,号召网友们参与到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中,取得良好互动效果。
二、打造“你问+我答”普法新思路
该院把加强新闻宣传的组织策划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,立足群众视角,聚焦百姓的关注和期待,精心策划,针对涉众型经济犯罪、未成年人犯罪、民法典普法等领域人民群众关心、社会关注度高的问题,以微博、抖音等新媒体平台的评论区、粉丝群作为了解群众声音的媒介,结合网友普遍关心的法律问题打造“你问+我答”普法新模式,持续推出有温度、有深度、接地气的法治作品30余部,累计播放量达100万+,10余部检察产品被央视一套、今日说法、法治日报等主流平台采用推广。
基于网友反应的频繁接到骚扰电话、纳闷信息泄露的疑惑,快速响应制作动漫普法短片《不做“透明人”!几招交你防范个人信息泄露》,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,结合生活中易发频发的疏忽泄露事例,传导高效实用的办法守护个人隐私安全。基于网友热议的高额彩礼现象,从《民法典》视角分析解读买卖婚姻与借婚姻索取财物的异同,引导网民抵制高额彩礼为爱减负,推进移风易俗树时代新风。
三、坚持“线上+线下”走好群众路线
该院始终积极顺应人民群众新需要新期待,忠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责,为人民群众、为社会和时代提供更好、更优的法治产品和检察产品,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。
坚持走好“线上”群众路线,用好信息化优势问政于民、问需于民、问计于民、服务于民。电视剧《梦中的那片海》热播,该院充分挖掘剧中涉法内容,进行趣味普法,发布微博汇总与剧中情节相关的5个法律知识。检察官出镜释法并发起法律小知识投票。创新新时代全民普法的群众路线,引导网民边追剧边学法,该系列作品阅读量达390万+,互动量13.3万+,被微博、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联合授予“2023年第二季度·优秀基层优秀案例”。
坚持走好“线下”群众路线,多到群众中实地调研,多到一线检查督导,真正把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。今年以来,深入企业发放检企联系卡、法律书籍等50余份,召开检企对话会4次,打造“一毫米检察助企团”。解读优化营商环境政策、普及法律知识、输出检察产品,运用微信交流群第一时间推送给企业法人和重点岗位人员。协助企业查找风险隐患,堵塞管理漏洞,帮助新建完善制度6个。 四、创建“宣传+教育培训”一体化新模式
发起组建“蓝V思想联盟”,汇聚全国各地公检法司律新媒体运营人员和文化传播自媒体“大V”68人。邀请四川自贡公安和内蒙古鄂尔多斯检察院资深编辑通过线上PPT演示方式传导先进理念、讲授运营技巧、分享实战经验。围绕检察重点工作、重要作品,发挥矩阵作用和联动效应,引导网民向善向上。
举办“铸剑·速录技能大比武”活动,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、《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》、全国全省全森工林区检察长会议精神等配套音频和试题14套,筑牢理想信念之基,做到学员熟练掌握办公软件,人人速录有进步,争先进优氛围更加浓厚。开展“磨剑”“练剑”“亮剑”系列综合素能提升大练兵活动。在青年干警的写、说、干等上持续发力。通过官方抖音平台淬炼青年干警写台本、练表达、会剪辑的本领,形成人人都是编剧、主播、剪辑师的大氛围,夯实宣传工作和教育培训工作“一体化”工作新模式。今年以来,干警撰写的信息稿件被“新华网”“检察日报”“人民法治网”等主流媒体平台采用29篇,同比去年提升220%;抖音账号连续9次位列中央政法委发布的政务抖音号检察榜二十强。